2024欧洲杯买球软件-欧洲杯买球官方网站>毕业论文>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优秀8篇】-2024欧洲杯买球软件

发布时间

如下是漂亮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小学生科学小论文【优秀8篇】。

小学生科学论文 篇一

〔关键词〕诺贝尔生理学;诺贝尔医学奖;研究状况;文献计量

科技类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全世界公认的科技创新最高奖[1],但有关研究对我国的影响,近年较少有详细、确切的专题研究。鉴于此,笔者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从文献计量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以《万方数据库》为依据,检索该数据库于1998-2011年间收录的有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文献(1998年以前未见相关文献题录)。以关键词为检索入口,采用精确检索,共检得有关文献记录420条,经手工检索复核,删除其中重复和与本专题研究相关性不大的题录,实际检出404条。就上述文献的分布、作者简况、研究路向做分析。另就促进我国有关领域原创性创新力陈述一些看法。

1调查结果

1.1文献分布

本次统计范围内的404篇文献(以下简称“有关文献”)包括会议论文8篇,学位论文14篇,还有382篇有关文献刊登在各种期刊上。其中包括医学、生物学期刊56种,载文208篇,占本次统计范围内有关文献的51.485%。其他科技期刊25种,载文82篇 占 20.297%;教育类期刊14种,载文32篇,占7.921%;各院校学报9种,载文16篇,占3.960%;科普及其他期刊30种,载文50篇,占12.376%;会议论文及学位论文共22篇,占5.446%。刊登有关文献6篇及6篇以上的期刊共12种。

1.2作者简况

作者所在地区分布。以有关文献第一机构所在地为准,按省市行政区划分。统计结果如下:

北京市84人次;上海市26人次;山西省20人次;安徽省13人次;江苏省10人次;河北省、陕西省各8人次;浙江、湖北两省各6人次;其余省市从略。作者所在机构类型,供职于高等院校的作者116人次;供职于其他科研、事业单位的作者100人次;供职于行政机关的作者5人次;供职于中学的作者12人次。在本次统计范围内,有171篇文献未标示作者供职机构,占本次统计范围内有关文献的42.327%。这类文献大都刊登在科普期刊、普通教育期刊(如中学生数理化)和其他类型期刊上。基本上不属于学术研究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标示了作者供职机构的文献,大致反映了有关研究者所在机构的情况。

1.3研究路向

1.3.1从主题共现词看研究重点

主题词、亦称叙词。是指在标引和检索中,用于表现文献主题的规范化词和词组,共现词指词汇在文档集中共同出现,以一个词为中心,可以找到一组经常与之搭配出现的词,作为他共同的词汇集,该集合描述了该词的意义及上下义和语境。在本次统计范围内,主题共现词词频高者如下: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科学家、诺贝尔奖、端粒、衰老、基因沉默、生理学癌症、siran、肿瘤、rna、干扰、hdv、医学、t011样受体、rnai、人瘤病毒、嗅觉抑制、教学、甲氰米胍。

1.3.2从文献的类型分析研究内容

分析404篇有关文献后,就其反映的内容及类型大致区分如下。

2讨论

“文献的统计只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3]。了解研究状况,必须进一步辨析研究的内容,本次统计范围内,以下情况宜予注意:

2.1从科学学角度对获奖因素的分析

段志光教授等人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持续地开展研究,分别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质量[4]、学术影响力[5]、学术条件背景[6]及近年这一奖项获得者论文的影响力等方面开展研究[7];章娟女士等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h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和专题组讨论法为代表的定性研究法对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获奖前论文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提示“当前机械地将科学论文评价等同于文本评价、同行评议越来越注重和依靠文本机械量化的现象,都是忽略科学论文评价真正目的的反映。因此,寻求和把握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联结点,成为科学评价制度创新和科技管理决策的责任” [8]。都是颇有见地的讨论。

2.2采用文献计量、科学计量的探析

吴晓东先生对1901-2009年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197位获得者的创造峰值年龄做了研究[9];袁勤俭先生等人对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获奖做分析,归纳出以下特征:获奖者集中在美国的少数机构,获奖成果得到社会认可的时间越来越长,多人分享(获奖)已成为一种趋势[10]。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选择独特的切入点,总会有所发现,并提出值得信服的观点。

2.3与获奖成果相关的研究

在现代科学史上,“一项重大发现可能会开辟一系列创新的研究,导致一连串创新。”[11]与介绍、评价相比,从科学角度对这一奖项的辨析固然有独特价值。但更重要的是,从获奖项目引起的相关研究,如唐小燕女士、李书武先生对小学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的调研[12],都与这一奖项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坦率地讲,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人士能否于近期撷取这类高水平奖,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如果认定方向,采取走小步、走稳步、不停步的方式,登这一高峰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3结语

通过一次概略的分析,反映出国内对有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从有关文献数量看,研究较以往有所进展。但近半数的有关文献为介绍、资讯之类。有关资料虽较详尽[12,15],但对促进实质性研究创新的帮助有限。

小学生科学论文 篇二

科学小论文当然不同于科学工作者所做的论文,但又有着科学论文的基本特点。它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自己的科学小论文呢?只要牢记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就行了。科学小论文不同于学生平时的习作,它有自己的质量标准。1、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区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2、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当然,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3、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小学生常写的文章一般都是记叙文,而科学小论文作为论文的一种,有它自身的特点,虽然同学们接触的不多,但也并不难掌握。论文有它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科学原理和典型事实,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写作时,一般先“提出问题”,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种现象,表明作者自己的看法。其次是“分析问题”,针对前面的问题自己做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主要是以事实来作为依据。最后是“解决问题”,对前面观点的总结、升华,提升主题。

科学小论文最常见的形式有科学观察小论文、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考察小论文和科学说明小论文。(一)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二)科学实验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是青少年对研究的对象创设特定的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它着眼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叙述以及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三)科学考察小论文。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考察方式为主要研究手段写出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有时也称为“科学考察报告”、“科学调查报告”。(四)科学说明小论文。科学说明小论文是指作者通过利用翔实可靠的资料对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类小论文。一般来说,它并不直接采用观察、实验、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从书刊资料、师长等地方获取丰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经过自己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阐明某一观点。

小学生写作的科学小论文主要是前三类,展现自己观察、实验、考察的成果。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有人说,选择好题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特别要注意的是,选题时要考虑主客观条件。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题时要清楚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自己对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兴趣,有没有这个能力把它研究清楚,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知识层次和认识水平,自己受否有毅力去完成这个题目以及是否具备研究这个问题的实验器材、场地等。可以说,好的科技小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科技实践活动的结晶。经历生活、观察生活是撰写科学小论文的基础,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之前,必须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科技小论文的选题要求、实验数据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写作的格式等等。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作好原始记录,为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此外,还要使学生明确一篇好的科技小论文,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图表和照片等直观说明材料,才能更好的体现真实性,增强说服力。小论文的撰写是建立在小实验、小制作的基础上的。要求学生写科技小论文必须首先辅导好实验和制作。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哪些可以作为科学小论文写作的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课堂的延伸。科学课中关于热的传导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想:铜和铁谁的传热本领大?通过设计小实验来研究一下,很快就能知道答案。把研究的过程写下来,就能成为一篇好的科学小论文。再如关于不用种子也能繁殖这部分的内容可以想:水插法可以繁殖,哪一种植物最容易成活?只要认真去做一做,还愁写不出好的科学小论文吗?

2、生活的体验。可以是童真童趣的观察生活,也可以是生活的热点关注。如动植物的观察饲养等,公民的素养到底怎样?年年交通事故不断,文明交通到底做的怎么样?既可作为综合实践的内容,通过实地调查,又为写作科学小论文积累丰富的素材。再如“一米线”,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调查研究不就有结论了吗?居民生活水平的研究不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素养?

3、科学的求证。广为流传的的谚语、俗语、成语,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吗?人人皆知的事理是否还有鲜为人知的盲点?苹果里的五角星正是创新的结果。二十四节气中是否真的很准?研究一下《立冬就是冬天到了吗》,完全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当然,写好一篇科学小论文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作前指导、作中辅导、作后修改,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以科学小论文为载体,让学与练有机结合,真正提高科学素养,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愿景。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范文 篇三

关键词:科学课活动生活化

小学科学是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激情和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1挖掘生活化活动内容

1.1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学习活动资料。科学课是由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在科学学科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科学内容和材料。例如:观察身体,比较水的多少,米饭的观察等。注重使学生能联系结合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在对问题的探索、尝试、调整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学得具体、学得积极、学得有用。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生活,了解科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

1.2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内容。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挖掘学生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

1.2.1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科学素材,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科学就在身边。

1.2.2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1.2.3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这就是很好的可用课程资源。例如,在做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备实验材料,同学们带来了几十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材料,有的甚至把比较昂贵的热带水果也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换材料进行实验,兴趣盎然。如果是学校统一购买,就只能是几种价钱便宜的普通材料了。

在教学中有些观察实验周期长,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和实验时间,如果在实验室里做,不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察。例如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可采取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亲眼看着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土壤中悄然萌发,开始了它神奇的生命历程。

1.3加强科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允许在科学课中选择与科学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现实问题,不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吸收更为丰富的营养。

2构建活动生活化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课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尝试探究,课堂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开展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生活内容,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动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教学基本流程是:课前自行探究准备——课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学组汇报,相互补充运用科学,解决问题——课后延伸探究。

2.1课前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尝试活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准备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小刀,可乐瓶,弹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弹珠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现象,看谁知道得多。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时间是探究的保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前生活探究时间。课前准备探究时间可分为长时探究,短时探究和即时探究。针对一些需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变化或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不能马上知道结果的内容,一般采用长时课前探究(大约需要一、二周)。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较熟悉,而平时又没有有意观察的编排内容,一般采取短时探究,针对一些课前探究有难度,学生不宜探究的内容,教师可课前创设兴趣性较强的情景,引导学生即时探究。

2.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和过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2.2.1创设直观性生活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科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进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2.2创设描述性生活情境。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2.2.3创设欣赏性生活情境。欣赏性生活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科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科学问题,分析思考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三上第一单元《植物》,用摄像机录制天天陪伴他学习生活的校园花草树木。让学生欣赏熟悉的花草树木后,说说你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2.2.4创设体验性生活情境。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例如:《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等,让学生进行种植养殖,写下观察记录,课堂汇报。学生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学生热情高涨,既学会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

3课后延伸生活化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课后还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能力将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方法,更可以使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实践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小学生科学论文 篇四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创新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62-01

1 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创新意识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对人们的基本要求。我国已把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中。我们应把握好信息技术这门综合实践活动课,去探索和研究适合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课程活动模式。

1.1 在信息技术课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追踪新技术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活动中不但要教会学生追踪新技术,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意识,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渴望创新。由于有关新技术的教学内容对设备要求较高,有些学校设备更新的速度目前还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学校可安排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对windows和internet等目前广泛应用的媒体新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这些新的应用技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

1.2 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

创造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强调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

2 让学生尽情享受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带来的快乐,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

一个地区内或一个学校内举办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无疑给学生创造了绝好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这些活动通常是以竞赛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例如,创造活动竞赛中有发明创造、科学论文、电脑机器人大赛等。“小发明、小创造”是中小学生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做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创造成果;科学小论文是中小学生在参与科技活动后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包括实验和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对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取得成果的记录;机器人比赛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探索、掌握和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机器人创意设计更是激发了同学们创新的兴趣。

3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和提供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

虽然举办科技节、艺术节和体育节等活动是一个不错的做法,但受大多数竞赛类活动的参赛要求限制,只有少数有特长的学生才可以参加,而大多数学生还只是一个观众和听者。那么,如何才能使大多数学生都亲身体验到实践活动的乐趣呢?我想有关教育部门应该想方设法给大多数学生创造一个条件相对完善的活动基地。

比如我市教育部门的做法就很值得推广。经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批准,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成立。基地主要面向张家港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设置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教学和实践。基地结合新的课程标准,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实践三大中心,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贯彻“让学生经历一次体验,感受一次成功,尝试一次创新”的办学理念,依托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和长江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各馆室设施设备,自主开发了“家政、工艺、科技、农艺、体能拓展、主题教育”等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实践活动项目,将主题教育、生存体验、科学探索、劳动实践、军事教育、手工创新制作等活动有机结合,凸显了基地“共建型运作、开放式课程、长江风文化”的办学特色,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学有所得的第二课堂、动有所获的理想场所、玩有所乐的成长乐园”,处处体现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育人目标。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具有丰富综合实践课教学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学生不仅能够得到军事训练(国防教育、射击训练)和拓展训练(胜利墙、高空攀岩),而且能够掌握一些生活劳动技能(野炊、内务整理)和安全防护与自救互救技能(消防演练、担架制作),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原理和常识(生活中的化学、模拟驾驶),开展一些“趣味性、实用性、智能性、创新性”的课题研究(电子百拼、紫藤花艺),从生物中走近生活、提高艺术修养。

由于硬件和软件的配套水平较高,课程设置合理,实践基地自创办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同学们在拓展训练中能够挖掘自我潜能,挑战心理极限,增强人际信任感,群策群力,有计划、有组织、有顺序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同学们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了几项实用性技能,增强了应用能力和防范意识,提高了生活质量——学会生存。实际的操作和训练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拓展其学习空间,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开展“趣味性、实用性、智能性、创新性”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科知识应用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养成主动性、研究性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学会学习。通过使学生了解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激发其迎接未来挑战,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增强其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紧迫感。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范文 篇五

关键词:社会文化;家庭文化;科学精神;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20-02

收稿日期:2006-09-18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途径的研究” 的结题成果(fhb011550)

作者简介:梁成祥(1950-),男,北京人,讲师,从事教育原理、教师专业 化发展研究。

一、家庭文化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能 性

(一)家庭文化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必要性

良好 的家庭文化氛围是学校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正如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所 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提升全民族科学素养,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是这一时期重要战略任务之一。要 实现这一伟大任务,家庭承担着重要责任。

(二)家庭文化对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可能性

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而言,社会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家庭文化。同时,人类个 体文化社会化又是始于家庭的。初生儿只是具有自然生命的人文化的载体,要完成人的文化 社会化,必须在交往中才能实现。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家庭被视为是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第一,家 庭成员在地理空间上充分的接近,儿童与他们接触的方式是面对面进行的;第二,家庭成员 人数较少,儿童与父母互动的频率高;第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控制和影响主要通过非正式 进行;第四,家庭成员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第五,家庭群体关系在时 间上最为持久,青少年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在家庭度过。

从现代社会家庭社会化角度看,家庭文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是可能的。在以往的以自然 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里,家庭文化主要反映农业文化。而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文明之后,社会 生产需要的不再是那种仅凭经验和体力从事简单劳动的个体,而是必须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 技能,并具有批判、质疑、协作精神的生产者。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核心家庭 的出现,家长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的增加等,人们已有时间、有能力关 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是完全可能的,也是现实的。

二、家庭文化的构成、作用及特点

(一)家庭文化的构成

首先,家庭的物质文化属有形文化。它是家庭成员在一定社会关系下,为解决自己 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参与各种社会生活的活动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物质文明成果。诸如家 庭住房、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物品等。家庭物质文化,不是一堆物品,而是人类劳动与智慧 的 结晶。这里面蕴含着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生产条件下的价值判断、审美观点,以 及人们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过程中的一种价值认识、价值实践。

其次,家庭意识文化属无形文化。它是家庭成员在创造家庭物质文化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下来 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价值认识、家庭心理等,它同时也是社会意识文化的组成部分。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家庭意识文化的形成及其内容,同样不能摆脱社会生产方式的规定和 社会传统意识文化的影响。

第三,家庭行为文化。家庭行为文化属有形文化,是指家庭成员在已形成的家庭意识文化指 导下,参与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固的做事方式,如言语表达方式,接人待物、处 理问题的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等,家庭行为文化是家庭成员在内部和外部交往中,外显出来 的文化。

(二)家庭文化作用的特点

1.家庭文化的需求性

需求是家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在参与社会文化创造的同 时也在消费文化。现代社会,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之所以日渐提高,原因在于现代人需要用文 化支撑自己的信心、信念,需要用文化丰富自我。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的膨胀,生 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带来了人们精神世界一定程度的压抑与困惑,这种压抑 与困惑只能用精神文化来滋养与充实。

青少年作为家庭的新生代,在家庭内部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中,也表现出很强 的文化需求性:一方面,他们要求摆脱家庭的监护,以独立的人格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另 一方面,又因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需要家庭在信心、信念等方面给予支持。

2.家庭文化的先入性

人的社会化始于家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早已是家庭文化的享用者。无论家长是否 有意识地把自己拥有和认可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他们各自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文 化 因素,都会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生活在不同家庭文化氛围的学生,极 易形成与家庭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3.家庭文化影响的持久性

在家庭这个初级群体内,家庭成员在营造家庭文化的过程中,彼此接触频繁,家庭文化影响 能够在多次重复的条件下作用于身处其中的学生个体。与学校教育和学校文化不同的是,家 长们往往是以“遇物则诲”的方式,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通过生活中或与孩子共同参与的 活动中,向学生灌输着特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培养训练。这种 教育方式,加之家长“血缘伦理权威”的教育地位,使得家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持久而又深 刻。

4.家庭文化影响的差异

由于种种因素,家庭文化必然具有其个性色彩。比如,有的家庭喜欢读书,家庭文化就有一 定的深度和厚度;有的家庭喜欢听音乐,参加文娱活动,家庭的艺术氛围就比较浓厚;有的 家庭爱好科学,常搞些科学小发明,其家庭文化就更富有创造性;有的家庭喜欢假日观光旅 游,参观名胜古迹,其家庭文化往往体现出活泼开放。

三、家庭文化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视家长为一种教育资源,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

学校教育要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培养出富有科学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打开“ 封闭”的学校大门,放开学校教育视野,视家长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资源。

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内涵:一种是积极的、正面的家校合作观,即 强调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一种有益的教育参与者和教育影响力量,对学生的成长和科学 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教师联谊会 、学校重要庆典活动、有条件地开放教学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学校文化的构建。

另外一种则是消极的、世俗化、功利化的家校合作观,即从学校的近期考虑,仅仅把家长当 作可利用的资本。基于这样一种家校合作关系,家长与学校之间成为一种利益关系,并演化 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一种私人往。在这个过程中某些违规的操作,不实事 求是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师在学生和家庭中的威望,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 的培养。

(二)通过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通过家长学校,除进行一般的家校教育理论、教育方式方法的辅导外,还可以 举办一些科普讲座,让家长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怎样在家庭平时的文化互动中培养这种科 学精神,全面提升家长的科学素养,把学校文化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延伸到家庭之中去。

2.挖掘优秀的家庭文化资源,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在家长学校交流,发挥榜样的作用。 告诉家长们,那些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具有批判、质疑、求真精神,并卓有成绩 的学生,如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或在其他创新大赛中的获奖者,就是在这种家庭文化的沃 土上成长起来的,以促进各具特色的家庭文化互补短长,同时也可以促使低层次家庭文化向 高层次文化的流动,进而推动学校所在社区文化氛围的提升。

3.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校在开发家长教育资源,发挥其正向功 能的同时,更要引导家长扭转家庭教育的负向作用。当今家庭文化的负向作用,首先是不少 家长把孩子的考试分数作为 唯一追求的目标,学校给学生“减负”,家庭则在给“加负”,从而强化了那种重知识、轻 情感、重功利、轻价值的影响。其次,父母对子女的物质需求的提供大大超过精神需求的提 供,造成今天家庭物质富裕,文化贫困,出现精神文化缺失。

面对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如何减少学生科学精神培养中家庭文化的负向作用,学 校有责任做出反应,那就是创建学习型家庭。学校可为每个家庭提供个性化服务,从改变家 长的教育观念入手,优化学生的家庭环境,逐步淡化家长的负向作用,逐渐提升家庭文化的 水平。可以这么说:推进和创建“学习型家庭”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家庭文化,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突破口。

(三)通过社区构建和谐家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中小学校是办在一定社区里的,社区同样成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由于社区内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会形成水平各异、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社区的基本单位 是家庭,家庭文化构成社区文化。而人们长期在社区内生活,相互交往,彼此认同,就会形 成属于这个社区所共享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及人们的做事方式。这种社区文化氛围既影响 社区内家庭文化,又会影响到学校文化的建设。因此,社区文化氛围高低,是否和谐,将成 为构建优秀学校文化,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因素。

通过家、校、社区互动教育机制,不仅可以适量地解决家庭问题,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庭文化 氛围,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搭建家庭文化平台,还可以充分利用、挖掘社区内科学教育资源 ,为“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铺平道路。围绕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家 、校、社区教育结合,形成以家庭文化为基础,学校文化为主导,社区文化做支撑的三种文 化良性互动的文化氛围,一代富有科学精神,蓬勃向上的学生会源源不断地从学校走出来。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吴圣刚。论当代‘家庭文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

[3]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 学报,2004(9)

小学生科学论文 篇六

这个判断是错误的。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发现,在教师科学、有效的指导下,学生完全能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践验证――分析论证――撰写论文”的步骤掌握研究的方法。只要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向生活中的难题挑战,他们一样能当上科学家,一样能让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

十多年来,笔者带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专题研究,使一项又一项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得以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如,学生们研究出的新型生物灭害方法,社区下岗工人学习后为居民上门服务,赢得了再就业的机会;生态绿化体系研究成果和建议为广州市亚运绿化工程所采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极大反响;使用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消灭蔬菜害虫的方法被广州生物防疫站蔬菜基地采用,使更多的广州市民吃上了绿色食品。当一项项研究专题(如“关机自动锋鸣u盘”“利用蚂蚁防治白蚁”“生物制剂消灭蟑螂”“芽孢杆菌毒杀蚊子幼虫”“珠江水质监测鱼类选种”“广州东濠涌生态修复”等)在各级科技比赛中屡获殊荣时,当学生们在人民大会堂获奖后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时,当多家媒体对他们的研究进行报道时,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做科学家的成功和骄傲,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同时心中还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感。

一、发现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问题”是学生进行科学专题研究活动的起点,发现问题是专题研究活动的前提。教师不应成为学生科学研究选题的决定者,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选择权和发言权,而应让他们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选择研究课题,从而激发他们质疑的兴趣,唤起他们探索未知的欲望。

1.在书本中找问题

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基本上在学校,若刚接触专题研究,教师最好先引导学生在书本中发现问题。例如,四年级科学课教材中的“食物”单元,内容多,琐碎又复杂,如果仅按课程编排进行讲授的话,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于是,在单元学习伊始,笔者引导学生将本章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向他们提出:“对于这个单元你想研究什么专题?”学生们认真地将单元内容梳理了一遍,提出了将内容重组成四个部分――怎样制作一个合理的食谱,日常食物包含哪些营养成分,怎样延长食物保鲜的时间,生活中的食品常用哪些添加剂等。这些课题都来自课本,很容易被学生提炼和发现。先采用此类选题降低了学生发现问题的难度。

再如,在学完“形状与结构”这一单元后,学生通过大量“纸桥”实验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承受力的大小,从而达到用最少材料获得最大效益的目标。然而生活中是否真的这样呢?学生们提出了“广州市桥梁是否能达到最优功能”的选题。因为广州位于岭南水乡,桥是他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建筑,他们很想知道书本上的拱形、波浪形、工形桥梁的实际应用效果。这种迫切的探究愿望促使他们走遍广州市的每个角落,调查分析了100多座桥梁。学生们从中体验到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巨大,提高了探究兴趣和自信。

2.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在学生从研究课本简单易行的问题中取得经验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一些生活创新性问题展开研究。学校每年开展科技创新论文竞赛活动,活动要求研究选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对于这样的科研选题,到底谁来选?笔者认为,教师不是课题的批发商,学生的创造性和洞察力是课题的真正源泉。教师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课题,让来自生活的问题引起他们强烈的研究冲动。只有他们自己感觉有趣的题目,才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研究动力和高涨的积极性,才会激励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完成自己的研究。

学生小赖的选题是“利用蚂蚁防治白蚁实验”,由于题目是自己选的,他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始终满怀信心和热情去实践自己的目标。为了找到各种蚂蚁,无论有烈日还是暴雨,他总是利用周六、日的时间到野外寻找蚂蚁。一天下来,他总是满身泥,满身汗,却从不叫苦,对研究投入了无比的热情。

筛选、确立课题是小学课题研究活动中的一个难点,学生能否恰当选择,直接影响学生课题研究活动的成功与否。在确立课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按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选题策略的辅导。

⑴科学性。研究课题必须是科学的。例如,有位学生打算研究“如何消灭牙齿中的虫子,减少蛀牙”。这个选题本身就缺乏科学性。这样的研究在立意上就错了,再怎么做也是白费工夫。

⑵实效性。课题必须具有实效性,有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有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学生的选题可以从国家、社会关注焦点、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或日常生活中的奇特现象入手。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到“万亩果园”秋游,学生在那儿自由采摘和品尝水果。可当一个个看似新鲜美味,表面上几乎没有什么虫咬痕迹的番石榴被掰开时,他们发现里面竟有几十条蠕动的米黄色虫蛆!吓得哇哇乱叫。学生请教了果农,才知道这些是桔小实蝇的幼虫,专门钻到水果里面导致水果失收。这也是近几年最令广州果农头疼的一种害虫,造成广州水果出现了大面积减产。桔小实蝇为何会对果树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呢?人们现在是如何进行防治的呢?学生们选择了这些最有实效性的问题,开始了自己的科学研究行动。

⑶可行性。当研究的课题被学生们认为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时候,教师还要再仔细想想这个选题是否具有可行性,学生是否能够在自身学识、精力、时间、经济和学校的条件下及周围环境中完成。如爱好天文的学生,得知人们在宇宙中发现碳元素异常丰富的行星时,于是准备研究“宇宙中是否真的存在钻石行星”这一课题。虽然此课题的研究有很大的社会意义,但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还不够,背景资料难以读懂,不能进行相关调查实验,肯定属于学生无法实施的科学研究内容。这样的课题,即使开始研究,以后肯定会因困难重重而夭折。

从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出发,学生能深深地感受到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如果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那么,研究成功带给他们的快乐是无法比拟的。如果他们的研究成果能被人们称赞,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能服务于社会,那么,还会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研究存在的价值,进一步增加社会责任感。

二、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提出假设是科学专题研究在发现问题和实验验证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提出假设就是让学生在研究之前,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或猜想导致结果产生的原因,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增强研究活动的计划性,对观察和实验具有先导作用,使活动有明确的指向和目的。

猜想不是胡猜乱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新的研究课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时,教师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设想?”这会让学生在阐述自己想法的同时梳理思路、完善假设,也让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为后面的指导提供线索。在思考假设的阶段,教师要先与学生们一起分析,假设是否科学、合理,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受到启发,将后面的探究活动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

例如,学生在开展“椰心叶甲生物防治”的科学专题研究时发现,给一些高大的大王椰子树喷洒化学农药时,很难将农药准确地喷洒到心叶上。同时大量药液随风飘洒,污染环境,令周围居民意见较大。学生回忆起自己到医院看病时打针和输液的情景,于是提出“把农药直接注射到树干里去,让药液经过树木的输导到达叶心消灭椰心叶甲”的假设。笔者带着学生查阅了资料,发现有对古树进行吊瓶注射营养液促进生长的实例,于是可以推测,通过输导组织运输药液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有了科学灭害的依据,学生重新进行实验尝试。

再如,学生在开展“消灭白蚁之我见”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大量使用三氧化二砷(砒霜)这种剧毒药粉消灭白蚁。学生回想起农村的阿姨说过,她家原来有很多白蚁,但自从搬来了一窝蚂蚁之后,就再也见不到白蚁了。于是,这个学生提出了“蚂蚁可以消灭白蚁”的假设。为此,他捕捉了大量的黄丝蚁、大黑蚂蚁、拟黑多刺蚁来进行实验,发现用拟黑多刺蚁灭白蚁的效果真的极好!

在指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的教学中,教师就是要这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通过仔细观察,再经过思考和推理而形成一种假设结论,这种假设有利于科学研究的持续展开,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具体经验向抽象思维跨越,从而让学生养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通过实验发现规律的科学态度。

三、设计方案是科学探究实施的前提

受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面对课外专题研究活动,小学生的兴趣持久性不强,克服困难的意志薄弱。受知识、技能水平的限制,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很可能遇到问题就没法深入研究下去,半途而废。所以,每次探究活动教师都要做好学生探究的引领者,指导学生从一开始就制订具体、可行的计划,为学生在观察、研究中规划好行动路线图。

一开始,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往往漏洞百出,相关因素、无关因素混杂,无法有效地控制无关因素,教师可以通过多组交流研讨的方式,让学生论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剔除方案中的无关因素,明确相关因素,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可操作的详细方案。(如表1)

学生们经过几次研究过程,就能渐渐掌握专题研究的套路,学会从一开始就先制订可行的计划,并对探究中的某些情况有所预测。然而,当学生要进行较复杂的科学专题探究时,由于范围大、影响因素多,活动方案除了要包括研究器材的准备、成员的分工以外,教师还要重点引导学生设计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法、活动程序。

四、实践验证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

实施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是科学研究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研究的进程,既鼓励学生按照计划认真、自主地实施,又应积极关注细节,做到心中有数,适时参与其中,作及时点拨和必要指导,以便适时调控研究的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细致地记录研究过程。记录要长话短说,抓住“关键字”和“核心内容”,把意思表达得清楚、准确。记录既可以采用文字,也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简笔画、个性符号、缩略语、关键词等多种形式,甚至贴上剪下来的图片、标本,让学生采用符合自身能力水平的记录方式,达到学生乐于记录、记录能发挥实效的效果。在探究过程出现一些意外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及时、巧妙地捕捉新情况,适当地修改活动方案,调整研究进程,使实验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

例如,有一组学生痛恨家中猖獗的蟑螂,他们兴致勃勃地用菊酯杀虫剂、硼酸、中药瓜蒌皮和蟑螂病毒进行灭害实验,但意想不到的难题出现了:蟑螂讨厌硼酸和蟑螂病毒的气味,即使饲养盒中的食物掺有一点药物,蟑螂们也坚决不吃!实验陷入了困境,无法进行下去。这时,笔者鼓励学生们不要被困难吓倒,想尽办法改善食物的气味和味道。他们尝试了在食物中加油、糖、香精、牛奶、橙汁、大蒜、洋葱等。最后,他们惊喜地发现:蟑螂居然最喜欢洋葱的味道!当混有硼酸或蟑螂病毒的食物增添了洋葱后,能吸引大量的蟑螂前来取食,取食后的蟑螂因脱水或病毒传播导致急速死亡,有效地减少了家庭蟑螂密度。学生们通过这个“意外”,发现了蟑螂最喜爱的食物味道,为今后灭蟑药饵的选择、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教师虽然不再是主导者,但仍应以参与者的身份轮流参与到各个小组的研究活动中去。尤其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弱、恒心毅力较差的学生,教师更要多一些关注,与他们一起进行观察、实验,共同探讨。

五、分析论证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关键

观察、实验会产生丰富的现象及数据,这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如果在实验分析阶段一味堆砌材料和罗列过程,学生面对繁杂的数据就容易感到迷惑了。对此,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插图、表格或图表等形式将混乱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来证明推测的准确性,把实验结果与假设作比较,说明结果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分析不符合预见的现象和数据,为提出新建议提供合理的依据。

例如,全校学生在进行“广州市载人交通工具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分析”的专题研究中,对各种交通工具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共检测了8类99台车辆中甲醛、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微生物、可吸入颗粒、负离子的含量以及湿度、温度等项目,得到了的990个数据。学生光记录这些检测数据就用了一个大笔记本。怎样在这么多的数据中发现规律?笔者和学生们先把数据整合成一张表格。完成后发现,这个表格有7页之多!非常不方便分析结果。

笔者又指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再分类,通过柱形图、折线图、饼状图和单项对比表格等方法将数据分类处理,删除了一些重复数据,压缩了一些对结果影响不大的数据,突出了重要数据内容。这样,数据就一目了然了,数据分析结果(如下)也轻松得出了。

非空调公交车开窗时空气质量较好。在人数超过30人时,空调公交车主要存在着微生物、二氧化碳含量超标,特别是不开空调时情况更加严重;出租车和私家车中甲醛、苯超标较严重;旅游车、单位交通车各项指标均有超标;摩托车、自行车的空气质量与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情况有关;地铁内各项空气指标均不超标,空气质量最好。

实践证明:这种以事实为依据,以直观表格为形式的数据整理方法在学生科学研究专题活动中的充分应用,能化繁为简,大大提高学生对实验结果和假设的比较、判断效率。

六、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最好的展示

学生完成了课题研究后,就要整理和分析实验、调查的结果,并撰写科学论文。教师指导学生撰写科学论文也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的选题及范围有区别地要求:当学生开展的是简单的、课本中的选题研究时,学生只需实事求是地阐述好自己选题的目的、开展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即可。

如果学生开展的是针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其科技论文要求就比较高,更加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此类科技论文要求由七部分组成:(1)课题名称和研究人员;(2)研究目的;(3)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对象、所用材料、研究具体过程;(4)结果与分析,用数据表、曲线图、照片等形式展示实验成果,并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5)讨论与建议;(6)收获或体会;(7)参考文献。

当然,小学生的科学论文,虽然要有科学论文的严谨性,要在分析材料、整理实验或观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能反映客观规律的见解,但也允许他们在论文中有生动的描述。例如,学生在《利用白蚁消灭蚂蚁》这篇科学论文中,详细地描述了蚂蚁与白蚁从一见面打斗到激战的全过程。生动的描述展示了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过程,也令人感受到学生们对科学研究的无比投入。

蚂蚁和白蚁一见面,就会有激烈的战斗发生。蚂蚁和白蚁的战争主要有两种情况:(1)见到白蚁,蚂蚁主动进攻。蚂蚁用它巨大的大颚对准白蚁最软弱的腹部狠狠咬过去;(2)白蚁先挑起战争。白蚁似乎知道蚂蚁是它的敌人,于是先下手为强,一口咬住蚂蚁后足,宁死不松口。有时蚂蚁很勇猛,一下就能把白蚁咬成重伤,受了重伤的白蚁在培养皿里扭来扭去,不一会就倒地而死了。有时白蚁咬住蚂蚁的足,蚂蚁反复挣扎,因为它的腰比较细,所以可以灵活地反过头来与白蚁搏斗,最后将白蚁咬死。由于蚂蚁的后足还被白蚁咬着,它只能反复地伸缩足,将足慢慢地抽出来,如果失败了,它就会失去一只足……

通过科学专题研究,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学会了自己设计方案、搜集信息,提高了实验、统计、归纳、撰写论文的能力。学生经历科学研究过程,品味了科学家发现的喜悦,体味了成功的滋味与价值。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会打破条条框框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从根本上消除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畏难情绪,使学生越来越乐观,越来越自信。

小学生科学论文 篇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8-0013-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于2014年7月26-28日在上海市举行。本届科报会体现了“突出教育特色,讲求综合效益”的原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意回应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当前学校体育在改革与发展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大多数的论文选题都针对当前加强学校体育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理念、策略和方法。二是尊重科研规律。科研领域无,但有规律可遵循,就是遵循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律、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论文发现、揭示了规律,并且就推进学校体育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提出了理念,发表了见解。三是促进落实政策。政策出台的基础是理论支撑,科研先行,科报会的论文研究不仅为国家学校体育的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对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的实施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四是注意国际视野。本届科报会邀请国际学校体育同行、同领域专家学者交流经验、共享成果,开创科报会的先河。五是注重时代责任。论文作者饱含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热情,身怀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担忧,以及提升一代代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责任感,寻找问题、研究问题、破解问题。科学与民主相伴,合作与共赢相随。本届科报会内涵丰富、特点鲜明,畅所欲言,分享经验,具有创新、创造、交流的氛围,为今后学校体育的合作科研、协同创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论文报送情况

本届科报会收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论文2956篇,论文数量与上一届(2011年)相比增加了485篇。其中,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广东、云南、陕西12个省(区、市)按规定报送120篇论文,辽宁、吉林、江西、山东、湖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报送论文达到或超过100篇,河北、安徽、福建、广西、青海报送论文不足100篇,黑龙江、海南、贵州、新疆报送论文不足50篇。

在收到的2956篇论文中,学校体育理论171篇,占5.78%;课外体育活动499篇,占16.88%;学生体质健康361篇,占12.21%;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148篇,占5.01%;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960篇,占32.48%;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61篇,占5.45%;体育教师队伍176篇,占5.95%;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285篇,占9.64%;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50篇,占1.69%;其他145篇,占4.91%。从论文主题分布情况看,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仍然是研究的重点,课外体育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论文评审结果

本届科报会评选出优秀论文1036篇,占35.05%。其中入选分会报告论文79篇,占2.67%;入选墙报交流论文421篇,占14.38%;入选三等奖论文536篇,占18.13%。各省(区、市)均有论文录用。录用的论文中,第一作者的分布情况为:小学教师a185人,占17.79%;中学教师494人,占47.5%;大学教师215人,占20.67%;教研、科研人员38人,占3.65%;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6人,占3.46%;卫生保健人员15人,占1.44%;其他人员57人,占5.48%。反映出本届科报会撰写论文的主体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占65.29%。岗位分布所占比例与上一届的数据相比,除大学教师比例有所增加,教研和科研人员比例有所减少之外,其余与上届科报会相差不大。

三、主要研究成果

本届科报会虽然不同类别报送论文的比例有所区别,但是整体研究领域广泛,研究视角多元,研究方法丰富,研究成果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体育理论研究质量明显提升

随着党的十“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学校体育理论越来越重视德育的渗透与深化。与上一届科报会相比,本届有关学校体育理论的论文质量明显提高,研究深度有所突破。从入选的论文看,学校体育理论的研究集中在“学校体育的课程理论”“学校体育的教学理论”“学校体育的文化理论”“其他学科对学校体育理论的渗透”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创新理论”领域,如“初中体育学科德育目标序列设计研究”“体育课程的身体练习体验衔接理论架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特征及未来改革的基本思路”等。这些论文涉及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不衔接以及“断点”、体育中德育的渗透、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等问题,很好地深化了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另外,还有的论文从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对学校体育进行基础性研究,如论文“3~11岁儿童踢毽子动作发展研究”创新地使用视频软件对3~11岁儿童踢毽子动作视频逐帧分解,然后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儿童踢毽子运动技能发展的特征,研究手段新颖独特,研究方法比较科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体育研究的视角。这些研究总结了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特点与优点,将学校体育理论与机制的研究上升到哲学的宏观层面,推动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

(二)体育课程研究转向对理念的应用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历来都是科报会论文关注的热点,本届科报会与前几届相比,对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争论越来越少,更多地转向实践操作。这标志着自2001年开始的体育课程改革获得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认同,理念的分歧逐渐减少,实践操作的共识不断增加。从入选的论文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课程理念的应用与创新、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体育课程与教学实施等。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优化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创新体育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1.关于体育课程理念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前几年关于体育课程的理念研究集中于对理念内涵的讨论,而本届科报会关于课程理念的研究聚焦于如何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运用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中。比如,有的论文提出通过体育与思品、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的相互融合,借鉴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其他基础学科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在身体、精神、道德、社会和行为方面的整体健康;有的论文提出通过更新一些传统项目或者引进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和新兴体育项目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落实到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通过顶层设计整合地区与学校资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行为与习惯,促进学生的终身健康。针对体育课程理念的实施,很多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游戏教学法、音乐干预教学法、口诀教学法等,并将这些教学方法在田径、球类、游泳等不同项目中进行了实践,如“高中游泳分层教学实验研究”“高中羽毛球口诀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研究”等。这些实践应用很好地推动了体育课程理念的实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在体育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与理念创新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其中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便是典型的代表。专项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水平,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体育运动的良好体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习惯,最终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入选的论文中,如“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中运用心率表对学生生理负荷的监测与分析”等,从某些具体项目的实施、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方面对上海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2.关于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

在目前我国实施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学生体育学习应该具备的结果和相应的建议,而具体的操作则需要基于课程标准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来完成。本届科报会有不少论文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或者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经过总结、归纳和升华,提炼出了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比如,一些研究针对选项、专项教学的特点总结出“走班制”教学模式、“必修 选项 俱乐部”三元一体教学模式、“导学式选项课堂”教学模式等,探讨了不同模式的特点以及教学效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还有的研究针对小组教学模式和整体教学模式的特点总结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差动理论’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和“五法递进模式”等。这些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提出,有利于推进我国体育课程的深入发展。

另外,还有一些论文对国外的“运动教育模式(sem)”和“个人与社会责任感教学模式(tpsr)”等主要的体育教育模式进行介绍和评述;对美国spark体育课程在中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配套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工具sofit进行了应用;对著名的莫斯顿体育教学风格频谱理论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教学风格频谱与体育教学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等,如“责任心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学tpsr模式探骊”“融入美国spark课程的单元教学模式研究”“美国spark课程在中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应用研究”“spark课程规则意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基于教学风格频谱的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行为量化分析研究”等。这些研究不仅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外常见的体育教学理论、课程与评价系统,更重要的是将国外的优秀经验进行了本土化的实践应用,推动了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开拓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视野,有助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丰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

3.关于体育课程与教学实施研究

关于体育课程与教学的论文,除了从理念和模式角度开展研究之外,还有大量的论文从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组成要素,如目标、内容、评价、效果等进行了研究。这些基本要素是传统的研究热点,也是体育课程与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比如,一些论文从教材内容体系的优化以及“目标引领内容”的教学设计角度,提出教材内容突出“层次结构”与“循环结构”的优化方法以及“确立目标”“设计评价”“选择内容”“寻找资源”的教学设计思路,为一线教师如何应用新课标理念设计教学实践以及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强的实践参考。一些论文的研究重点围绕如何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引进绿色指标星级评价概念,提出增量导向评价法、租借评价法、模糊教学评价法等新颖、多元的评价方法,开发简便易行的评价工具,构建综合有效的评价体系。比如,论文“‘租借评价法’的创建及其对激发体育弱势生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关注体育弱势生这一特殊群体,借鉴银行贷款还款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租借评价法”,实现了平时成绩、体育知识技能与期末成绩间分数的租借转换,激发了弱势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体能及技能水平。

还有研究提出体育课程与教学效果的研究除了传统的身心健康效果以外,更多的是将体育教学的效果拓展到对生存能力和整体“人”的影响上,如提升学生的应急逃生能力、急救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和沟通能力等。也有一些论文运用独特的选题视角对体育课程与教学进行研究,如“pm2.5超标情况下合理开展学生体育活动的研究”提出在当前雾霾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开展体育教学的策略;关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等基础条件较差和体育运动弱势群体的研究数量有所增加,体现出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对公平理念的重视,凸显了教育均衡发展的趋势。

(三)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拓展

随着2007年中央7号文件的出台,2011年教育部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落实,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本届科报会论文的研究重点多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特色和模式的创新,研究领域从一般的体育运动拓展到融合体育、艺术、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活动,从课堂拓展到课后和假期,从学校拓展到家庭与社会。如广东省中山市的“‘一校一品’学校体育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河南省郑州市的“‘一校一特色’的金水模式”,江苏省常州市的“校园体育吉尼斯”等,“‘designed to move’创新小学试点项目效应的实验研究”介绍了上海市的优秀经验,阳光体育活动的项目不仅有来自国内的欢乐长跑活动,而且借助跨国企业和ngo的力量引进全球优秀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曼联少儿足球、洛杉矶滑板活动、欢乐长跑以及美国spark课程活动等,通过创新课内外相结合、学校家庭联动的模式,增加儿童积极的运动体验,提高儿童参加运动的兴趣,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改善儿童与家长的亲子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关注了校外家庭体育活动开展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促进作用,建议通过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来推动和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加强亲子沟通,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习惯,如“小学‘3 x’体育家庭作业的实验研究”等。一些研究也探索了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不善的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如性格特征、动机、兴趣和态度以及身体条件等;社会因素,如学校体育管理制度、教师教学水平、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升学压力、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等;自然因素,如天气条件、雾霾等。

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大量使用了行动研究法,介绍了许多学校的成功案例,提出的建议和对策比较具体有效,对于贯彻和落实中央7号文件、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习惯、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范围拓宽

体育教师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本届科报会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重点聚焦于教师素质培养的方法、途径、模式的探索。如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组织研修、培训、名师培养、培养选拔学科带头人等途径达成;培训的活动主要有专题培训、专家讲座、技能测试、理论考试、教学研讨、“体验式”教研、教学评比等系列活动;提出培训模式主要有区、片、校“三级联动”模式、“双案双反馈式”培训、n1慕训联盟式培训、体育发展共同体式培训、课题引领式培训、专题实践式培训和全程跟踪式培训等模式。比如,“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选拔与培养的行动研究”使用行动研究法,借鉴了人才学理论基础以及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名师工作室模式培养体育骨干教师的实践研究”对江苏省设立体育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行动策略和创新举措进行了介绍等。这些研究从上位层面提出了体育教师培养的具体措施,特色鲜明,效果良好,值得学习和借鉴。

除了从宏观层面研究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之外,还有一部分研究从微观层面对与体育教师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如“中学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词频统计法、知识图谱法等,对现有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了现状分析,并结合各地的实际构建区域的三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或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模型;“中国中小学生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相关问题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从教师教育标准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免费师范教育背景下新入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则从免费师范生的政策角度出发,对新入职的免费师范生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国家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另外,一些研究还涉及了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新手-专家体育教师的教学自主、优秀教练进校园、文化课老师参与指导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等问题,都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五)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研究受到关注

本届科报会关于学生健康的研究主要涉及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方面。在体质健康研究中,一是研究的对象不断扩展。从关注一般人群延伸到关注特殊群体和少数民族群体,从整体指标面的综合比较深入到某个单一指标的专门比较,同时关注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如对黎族、苗族、哈尼族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了专题研究;对新疆地区汉族学生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学生体质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广西、新疆、海南的城乡学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学生和不同民族的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等;关注了农村初中寄宿生、剖腹产儿童等体育运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保障弱势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很有意义。二是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研究更加丰富。不仅针对体质健康测试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还对引体向上、力量素质、脂肪含量、腰围临界值、有氧能力、下肢骨骼肌耐力等单一指标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对于体质健康测试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三是中考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更加深入,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干预学生体质健康的实效性研究》认为体育考试对初三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效果明显,但高一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下降的趋势,显示中考体育的身体素质干预缺乏持续性。四是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的不断拓展。发现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社会、生活方式、健身理念及健康习惯、认知、满意度、体育锻炼态度等。

本届科报会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较大突破,有的研究应用meta分析验证坚持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中学生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机能的观点;有的研究使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城区的7~12岁汉族学生进行体型分析,发现了一些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规律;有的研究使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天津市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因素;有的研究使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建立哈尼族学生身体形态的灰色预测模型,用微分方程拟合数据的方法来掌握哈尼族学生身体形态的动态发育规律,并对哈尼族学生未来10年身体形态发育预测值进行分析。这些新的研究方法的使用,拓展了研究视野。

在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一些论文应用多种方法、多种视角对体育运动促进积极心理品质、降低不良情绪和消极心理品质以及健康教育进行了探索,如“积极体育教育对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以“立德树人”为研究背景,以全面实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契机,提出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理念引入我国学校体育,通过严格教学实验,探讨学校体育在实施“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还有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个人运动呈正相关,而与团队运动呈负相关等。这些研究成果对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研究亟待加强

本届科报会有一些论文对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学校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等进行了研究。在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研究方面,聚焦学校体育保障制度、考试评价制度以及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构建与实施。如有的论文提出了学校体育“1 5”风险规避管理模式,即以学校体育运动风险规避管理为核心,统筹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学生进行学校体育风险规避管理;有关保障制度的研究主要包括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机制、校园足球保障体系和小学体育教育质量校本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有的论文还涉及“体育中考过程考核执行和监管”“体育政策执行力”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对破解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的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在学校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方面,重点围绕中小学课余训练的现状分析、中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竞技运动校园化等方面展开。如“日本学校足球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校园足球的启示”,围绕日本校园足球管理模式与体系展开研究,发现日本建立完善的四级学校足球竞赛体系,编写统一的青训大纲,实行s级教练员资格制度,推出“特别指定球员制度”,建立各级训练中心等做法和举措,值得参考与借鉴。但这方面的研究数量不少,质量一般,研究方法和结论没有突破,比较空泛,可操作性有待提升。

四、特色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呈现多元化趋势

纵观本届科报会的论文,研究方法大多是传统的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访谈法,也有的作者运用了相对比较新颖的研究方法,如:德尔菲法、摄像法、验查修正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行动研究法的使用也较上一届科报会更多,这说明科学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研究对象出现多元化,除了大学生、中小学生以外,体育学习困难学生、超重生等体育弱势群体也成为研究关注的对象,体现了体育教育对教育公平性的关注。

(二)研究内容新颖性与实践性增强

本届科报会的部分入选论文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些突出问题展开了研究,如“立德树人”“阳光体育活动”“中考体育加试”,甚至对还在热议中的“高考体育加试”“雾霾天气体育锻炼”等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另外还有的研究涉及“手机成瘾”“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等新问题、新技术对体育运动的影响。研究内容的新颖性有所加强,说明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者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体现了体育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与上一届科报会相比,本届科报会的论文内容在实践性方面有所增强,尤其表现在“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研究上。该类研究针对目前校园体育运动中出现的意外伤害事故频发的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制度的探索,提出的结论与建议比较“接地气”,对现实的体育教学与管理如何应对这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三)研究视野不断拓展

针对目前学校体育存在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不足、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相当数量的论文突破原有的研究视野,不再局限于学校,而将研究视野延伸到家庭和社会;阳光体育活动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延伸到课间、课后乃至假期;学校体育活动的指导者不再局限于体育教师,而是拓展到优秀教练员和其他学科教师等。研究视角的拓展表明,广大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素质的发展、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反映了各地区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良好效果。

与上两届科报会相比,本届科报会论文的国际化视野有了提高,相当多的研究借鉴了美国、日本等体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与课程理论模式,并出现学校与跨国企业、ngo组织之间的合作研究。这些研究对目前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面对学校体育的挑战、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五、问题与不足

小学生科学论文 篇八

关键词:体育健身氛围;现状;策略

2012年10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以〔2012〕53号印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以分数和考试作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饮食方面的问题、生活方式的变化、评价方式单一等,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滑的重要原因。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以为,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健身氛围,创新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健身是当下我们体育人能够做到的。因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自主研发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报告单软件,以评价为抓手来实现目标。本文通过提出一系列的措施,意在构建一个良好的健身氛围,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将学生体育评价纳入学校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之中,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促成校园良好健身氛围的构建。

一、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1.要实现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健身氛围的目标,就要保证营造出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健身环境。体育课堂教学首先要致力于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体育特长以及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实现有效的教学。因此,要形成体育健身的氛围,就要构建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以轻松、平和的享受。良好的氛围形成:(1)要发扬民主,优化组织结构;(2)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3)要注重情感交流。在此基础上,一定能够构建一个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从而保证体育健身氛围的建立。

2.要加强创新,创新是进步的动力,是形成体育健身氛围的基础。教师的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体育热情。新时期的创新教学手法主要有探究式学习和分层教学法,这两种方法有利于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总之,创新的教学手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从而提升对体育的热情,进而建立小学校园体育健身的氛围,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3.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还要有体育健身环境作保障。尤其是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学校要致力于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的构建,要有良好的体育健身场地,例如,足球场、篮球场等等,还要有一些体育设施,例如,单杠、双杠、天梯等等,这些设施可以保证小学生随时进行体育锻炼,在玩乐中增强达到健身的目的,进而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健身氛围。

二、注重学生体育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要调动学生的健身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与锻炼,就要形成良好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能及时反映学生参与运动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及时肯定学生的运动表现、动作技能掌握情况、态度意识等。引导学生学习的发展方向,及时发现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改错纠偏。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良好健身氛围的构建。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教”,而忽略了“学”,忽略了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当然难以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新时期下的评价体系要健全完善,就要求教师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多鼓励、少批评,加强引导,让小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体育的乐趣,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体育的热情,从而自觉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为营造小学校园体育健身的氛围打下基础。

三、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提高学生体育健身的有效性

南京江宁土桥小学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现构建良好体育氛围的目标,自主设计制作了学生体育评价软件。体育老师只需将学生的体检数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的成绩、课堂中体育技能的评定等等,参与体育健身的态度的记录以及特长展示的效果批量导入,此软件会比对相应的国标、省标以及校标自动生成学生个体的体质健康状况报告单。通过这张报告单,我们不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学生综合的体质健康状况,还能够了解到每一个单项具体状况,准确找到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另外,这张报告单还做出了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各项运动指标在全国小学生中的位置,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锻炼。

报告单中还包括年度总结和给家长的建议,准确地给出了学生一学年的体育锻炼情况,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关乎国家的未来,它不仅仅需要老师的重视,还需要学生家长、学生本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报告单中“给家长的建议”意在让学生的家长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体能情况,加强对孩子的关心。此外,信息技术的引进,有利于简化教师繁琐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为良好的体育健康氛围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菲。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

[2]曹玉萍。浅谈小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a].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10.

[3]戢保根。绵阳市小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调查与培养[j].金田,2012(5).

(作者单位 樊玉蓉: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相关范文

10-05

03-26

05-26

09-02

04-12

04-07

10-07

04-10

08-03

07-31

最新范文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优秀8篇】02-06

金融知识论文【最新6篇】02-06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最新3篇02-06

语言艺术论文(优秀7篇)02-06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优秀9篇)02-06

并列式驳论文(精选4篇)02-06

金融知识论文【最新6篇】02-06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最新3篇02-06

语言艺术论文(优秀7篇)02-06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优秀9篇)02-06

321 11848
网站地图